2023年10月20—23日,由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联合主办的“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四届年会暨明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130余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8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30余位学者与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副校长曹现强教授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介绍了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执行会长左东岭教授致辞,简要介绍了学会发展、对促进明代文学研究繁荣的贡献及近年来在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书记郭春晓研究员致辞,重点介绍了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的发展历程和学术力量。大会开幕式由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副院长樊庆彦教授主持。
21日上午的大会主题报告分两场进行。第一场由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主持、深圳大学沈金浩教授评议。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元末明初北郭文人诗学思想研究》认为北郭诗人纯审美的诗学观念已脱离讲究道德教化的台阁诗学传统,具有无可重复的独特性。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提出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之前,韩、柳、欧、苏四大家是一种更为稳定的古文经典模式,也是本朝文章家据以适配唐宋经典的样板。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教授以王世贞和吴国伦、公安派和竟陵派、袁枚和赵翼这三组文人与商贾的互动为例,探讨明清性灵文学思潮与长江商贾文化共生共融的“风景线”。复旦大学郑利华教授认为中晚明活跃的古文词活动试图利用古典文本及其蕴含的知识和思想价值,建构新的知识秩序。第二场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编审主持、安徽师范大学武道房教授评议。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指出钱谦益与袁骏交往密切,一度成为“经济共同体”,相关文学活动是当时文坛生态的某种缩影。上海大学饶龙隼教授《明代小说散韵结合体制的形成及诗歌叙事体性化》探讨明代小说书面化之后所羼入的诗歌如何与散文深度融合、协同叙事。北京师范大学张德建教授以明代为核心,探讨了采诗制度消亡后由想象与缘饰所形成的采诗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昕编审从经学思维与诗学传统切入,探讨李梦阳与何景明诗论之异同,认为二人辩论往复却存在辩题焦点上的错位。
本次大会按论文选题的时段先后及所涉及文体分为四组,于21日下午至22日上午分四场进行了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明代重要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如史伟(上海外国语大学)探讨朱熹诗经学的特点及其对杨维桢的影响,史小军、彭彩玲(暨南大学)专论明代的昭君诗,高璐(兰州大学)考察明代边塞诗的新变,诸雨辰(北京师范大学)运用数字人文的新技术,对李梦阳的近体诗进行分类研究,张建伟、刘琼(山西大学)探讨元明浦江郑氏的同题集咏。张祝平(南通大学)探讨天顺成化间精义文体制的演变,周潇(青岛大学)考察正统后台阁体文学衰变的内因与表征,宋子乔(浙江大学)考察“景泰十才子”称号嬗变和文学活动,赵敬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探讨运河空间与明清小说叙事之关系,刘相雨(曲阜师范大学)细究《金瓶梅》中李瓶儿的相思病,徐永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论凌濛初的南京冶游历程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徐大军论述杜丽娘春情渴望实现过程中表现出的叙事策略,李舜华(广州大学)考察太仓弦索的兴起与沈宠绥的曲韵说,等等。
二是明代文学理论及其与思想、学术的互动。如侯荣川探讨“诗话”的文体概念与文体演变,司马周(南京审计大学)论述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的文化内涵,吴铭慧(首都师范大学)探讨洪武十年文章首臣之选与浙东文人的复杂心态,雷磊、臧洁(湘潭大学)论述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及其杜诗学特征,崔振鹏(北京师范大学)探讨明前期太学制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薛泉(山东师范大学)考述明代的“宋无诗”观念,武道房(安徽师范大学)专论王畿的哲学与文学,袁宪泼(天津师范大学)论述明代复古派诗学音乐性追求的路径,王春翔(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探讨李梦阳、何景明诗体观念的演进,王炜(首都师范大学)、李军均(华中科技大学)考察“真诗”概念的建构与明清之际的文学生发观,杨万里(山西大学)探讨王阳明及其后学的“调心游艺”之学,雍繁星(首都师范大学)探讨明清易代之际诗学思想的逻辑演进,贾飞(南通大学)论述从王世贞复古格调论到王士禛“神韵说”的发展历程,许建业(香港树仁大学)探讨晚明汇编式唐诗选本的“知识处理”,杨遇青(西北大学)论述钱谦益与临济宗三峰派祖师汉月法藏之源缘,温庆新(扬州大学)通过明清小说序跋考察“四大奇书”的经典建构,樊庆彦、苏煦雯(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结合山岳信仰文化考察孙悟空形象之内涵,等等。
三是明代文献的挖掘与考证。如师海军(陕西师范大学)专论石刻文献对明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价值,陈昌云(淮阴师范学院)考察新见抄本《大明太祖皇帝御制集》的版本特征和文史价值,耿传友(安徽大学)探讨安徽博物院藏《吴匏翁手书诗稿》的文献价值,李玉栓(上海师范大学)探讨日藏十二种稀见明僧别集,苗民(华侨大学)考察连继芳《鷽鸠小启》的文献与文学批评价值,赵厚均(华东师范大学)考察《青泥莲花记》等五种晚明青楼女性总集,高明祥(中国艺术研究院)考辨柳如是“海上犒师”事迹的史源及其形象,李远达(北京大学)结合新见《白云道者自述》等论述明遗民张怡的丧乱记忆与文体建构,吴晗(上海社会科学院)考察《震泽纪闻》的版本演变及所反映的政治立场和创作旨趣,蓝青(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考察新见西游记批评文献《西游直指》,等等。
此外,还有关涉域外汉学的研究。如龚宗杰探讨“古文辞”概念在宋明与东亚的演变轨迹,高玉海(浙江师范大学)专论俄罗斯汉学家科博杰夫的《金瓶梅》研究,王雅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探究古代朝鲜“八仙”信仰的文学书写及其本土新变,等。
22日下午的大会主题报告也分两场,第一场由暨南大学史小军教授主持、评议。浙江传媒学院伏涤修教授《明代人对史剧创作认知的逐步清晰与深化》从人物塑造、创作目的、创作方法等方面梳理了明人对史剧创作的认知与感悟。中国人民大学王昕教授《从志怪到话本》以“三怪”故事为线索,论述志怪对白话小说的影响,藉以论述白话小说文学性之生发。辽宁大学胡胜教授以闽南丧葬祭礼中的“请经”科仪与取经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游记》成书之前“另类”的“西游记”。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孙学堂教授由王九思“易习”、谪官及其与李东阳之关系入手,探讨文学史关于“前七子复古派”的普遍认知中的“原发性问题”。第二场由湘潭大学雷磊教授主持,安徽大学耿传友教授评议。南开大学陈才训教授《明代小说批评生态面面观》以明人笔记所包含的丰富的小说资料为重点,从不同侧面揭示有明一代小说批评生态的独特样貌。北京大学叶晔教授结合新出土的《冰川梁先生墓志铭》等文献,还原《冰川诗式》的早期刊传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明代出土墓志的独特性。四川大学李瑄教授由“贰臣”龚鼎孳大谈“忠孝”入手,揭示了康熙敕修《贰臣传》前后的观念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刘尊举教授对唐顺之《钤山堂诗集序》进行了细致解读,并与相关序文对比,探讨文学史研究中使用书序应该注意的问题。
21日晚,学会召开了理事会,增加了部分副会长和理事人选,通过了30余位新会员的入会申请,有效地推进了学会的年轻化,以期积极促进明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大会于22日上午特设“明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高端论坛,由左东岭教授主持,郭英德、陈书录、杜桂萍、陈广宏、叶晔、马昕、龚宗杰等14人参与讨论,就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话题,如坚持文学本位、古今中外如何融通、元明清文学之整体观、多文体研究如何打通、原发性问题、研究之精细化与数字人文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孙学堂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诸雨辰、南通大学贾飞、枣庄学院姜克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赵敬鹏分别代表四个小组就研讨情况作了简要总结。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在大会总结时指出:这次大会论文质量高,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传统诗文与戏曲小说研究在数量上大体均衡;更加注重文献实证和书籍批评的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依然保持很高的热度;年轻学者对新方法和新议题有较高敏感度、有进取的锐气。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四届年会暨明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是一次规模较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涉及诗歌、散文、词、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涵盖面广,议题丰富而前沿,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新思路,对明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