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4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心主任郝田虎教授做客第317期“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进行了一场题为“莎士比亚与十四行诗中国化”的讲座。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比较文学研究所刘晓艺教授主持,我院院长杜泽逊教授、比较文学所罗贻荣教授、夏冬红副教授、陆浩斌助理研究员出席。
会议伊始,刘晓艺教授简要介绍了郝田虎教授的治学领域与研究成果。郝田虎教授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关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接受史,这是一个能够照见中国十四行诗起源与发展的角度。刘晓艺教授补充介绍说,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有幸请到郝田虎教授,首先要感谢杜泽逊教授的作成。杜泽逊教授与郝田虎教授,有一重学术共同点。杜泽逊教授是著名的文献学者、版本目录学家;以中西对应的概念而言,郝田虎教授则是英国文学的文献学者,尤专长英语文学中的版本目录学。两位学者的情怀共通处,在于他们对文献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首先,郝田虎教授从“为什么是十四行诗”这一问题切入讲座。他指出,十四行诗这一文学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但综观国内外学界的莎学研究,“莎士比亚与十四行诗的中国化”这一题目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中国诗人对十四行诗的诗体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其后,郝田虎教授梳理了十四行诗的主要类型与发展历程,继而深入分析了十四行诗的翻译、改写、创作等问题。他以胡家峦教授所译的斯宾塞sonnet 30为例,通过双语对读,解读其译诗对原诗韵式、韵律的还原效果。郝田虎教授进一步追溯到新月派的徐志摩、闻一多、孙大雨等对新诗格律的探索,其中孙大雨运用其“音组”理念翻译了大量英诗,贡献卓著。今人学者中,北大黄必康、山大刘晓艺教授分别用仿词体和五古的形式译莎诗,亦是可贵的尝试。就改写和创作而言,中国诗人受莎十四行的启发,探索并创作了大量本土化的十四行诗,这一过程还伴随着许多关于爱情、友情的动人事迹。郝田虎教授特别指出,莎士比亚Sonnet 29中“破晓的云雀”这一意象被广为借用,邢光祖、笑骛、梁宗岱、柳无忌等都曾将其“再创作”入诗行;而刘晓艺教授的“去地抟青霄,歌诗动天闾”的还原,既忠实又优美。
最后,郝田虎教授谈到中国十四行诗的丰富性。卞之琳受弥尔顿启发,拓展了十四行诗的创作题材;唐湜以十四行诗的形式创作了史诗《海陵王》;佘坤珊在《桃花扇》英译本中也加入了大量十四行诗元素。郝田虎教授在十四行诗中国化的问题上进一步拓展,简述了建立外国文学文献学的学科构想,鼓励大家充分利用数据库,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主持人刘晓艺教授代表与会师生对郝田虎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进行总结。刘晓艺教授指出,语言是人文学术的生命线,郝田虎教授之能够攀上弥尔顿与莎士比亚这两座英语文学的高峰、进入国际学术界的话语体系,在于他已透过语言这扇窗,与窗外的风景融为一体。刘晓艺教授还言及陈寅恪的“预流”概念,并作出两点阐发:其一,学者要具备三种储备,即知识储备、理论储备、语言储备。其二,郝田虎教授通过这三种储备,在经典学问中发现新问题、新材料,从而进入了世界学术的新潮流。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就莎十四行与玄学派诗歌的关系向郝田虎教授提问,郝田虎教授予以了耐心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