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是以诠释文献语言为核心的一门古老学问,尽管现在被视为“冷门绝学”,但其在古代却是一门显学,与文字学、音韵学三足鼎立,后两者也是以训诂学为最终归宿的,研究文字、音韵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解读古代典籍的意义。著名学者杨树达先生有言:“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训诂能力是每一个与古籍打交道的人必需的基本功,训诂之学是从事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基础之学。
2023年,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先后再版了杨端志先生的《训诂学》、冯浩菲先生的《中国训诂学》、路广正先生的《训诂学通论》,均收入“高等学校中文一流学科参考教材”系列丛书。三种著作为作者多年研治训诂学之成果,此次重新修订付梓,希望能为学界研究使用提供便利。
卷首语
《中国训诂学》
冯浩菲 著
定价:88.00元
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出版社 | 2023.06
《中国训诂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作者冯浩菲先生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籍注释学的学科建设。冯先生在早年完成的《毛诗训诂研究》一书的基础上,扩展了取材与研究范围,对历代各种训诂著作作了相当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整合,用将近10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中国训诂学》。
这部50多万字的书,规模宏大,体制完善,举例精彩,论证深刻有力。20多年以前,一经出版,很快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评价很高。
这部书优点很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梳理了中国一两千年的训诂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训诂本来是对前代的古籍进行全面整理诠释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但从魏晋尤其是南北朝以后,其研究范围逐渐缩小略等同于语义学,最终形成了文字、音韵、训诂并行的局面。
这一变化自有其成因,但是也有一个不好的结果,即把训诂事业以全面诠释古籍为职志以及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给掩藏了,冯先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轨迹,在《中国训诂学》中清晰地解释出来,消除了历史的误解,重构了训诂学的真实历史。可惜,这一重大发现尚未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次重新推出这部著作,希望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
1.《中国训诂学》例言
从冯浩菲先生所写的“例言”中,我们可以窥得《中国训诂学》的独具创见、自成体系之处:
本书……认定训诂学就是具有综合性质和实用性质的注释学,对它的名称定义作了新解,与国外对这类学科的分类和称名相同。凡与注释性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分支学科内容,如文字变异孳乳、音韵流变法则及词义嬗变规律等等,均不论及。
本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让热心训诂学和训诂事业的人员既能够看懂历代群书旧注,又能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训诂学知识,并会作新注。为此,在内容安排上一扫前人杂目并陈、主次不明的旧规,以介绍中国历代群籍训诂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训诂学体系——训诂体式、训诂方面、训诂方法、训诂理论——为内容,其中又以训诂方法的介绍为主。在章目编排上,除绪论外,历代训诂学发展大势关乎全局,训诂学体系其他诸项目总括于体式,故各辟专章,先行介绍。主体章目的编次,以今人从事训诂工作的一般进程,即以训诂方面的先后缓急为序,方法、理论贯穿其中。
本书除随着一些新内容新概念的出现标立相应的新名目之外,对原有的训诂学术语也斟酌情况,有所更新。如用“反义同字词”代替“反训词”,用“随文注释”代替“随文释义”,用“训诂工具书体”及“考证体”等名目分别指代原有的“训诂专书”或“通释语义的专著”等提法中所包括的有关书目。
2.《中国训诂学》目录
在章目编排上,除绪论外,历代训诂学发展大势关乎全局,训诂学体系其他诸项目总括于体式,故各辟专章,先行介绍。主体章目的编次,以今人从事训诂工作的一般进程,即以训诂方面的先后缓急为序,方法、理论贯穿其中。章内分节,节内分层,上下相属,彼此相关,各有部居,绝不相乱,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训诂学理论体系。
《中国训诂学》于1995年9月由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出版社首次出版。时隔近三十年,此次重新整理出版,以首版作为底本,同时改正原书中的排校错误,重点复核了全书引文,并订正了引文错字以及繁简字转换讹误。
冯浩菲,1942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史专业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曾任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古典文献研究所(原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等职。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人文社会科学杰出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文献学理论和传统经学研究。在《文史哲》《文献》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十余种,负责完成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研究项目,其传略收录在《世界名人录》(香港版)、《中国专家大辞典》等10多种国内外大型人物词典中。
来源|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