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凌,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传播学研究所副教授,2013-2014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学。
静静地坐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自习室,偌大的房间,只有零星几个人,每年夏季,是毕业季,也是回国季。该走的走了,该来的还未来。我只是在这空档中,将走未走的那个。置身于这个有着175年历史的美国中部大学,经历了一年的访学,那些点滴的体会和感受在慢慢凝聚和升腾。但要逐一地描述那些体悟似乎有些繁杂,我只能捕捉几个感受至深的片段,希望如画面一样呈现。
夕阳下的第八街
我时常会走在哥伦比亚市的第八街上,其实从公寓到新闻学院并不需要经过这条街道,但我总是会刻意绕道来经过它。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奇花异草的装扮、精雕细琢的建筑,相反,它简朴的就像一个相貌平常的姑娘,在人堆里你永远不会注意她。但这条其貌不扬的街道却有它的不同之处:在街尽头的墙壁上有一块铜牌,牌面已经略显斑驳,但上面镌刻着的“Journalist’s Creed”(记者准则)依旧清晰,密布的文字反射着微光,每当我走过时总会驻足与此,带着朝圣般的心情细细品读:
“I believe in the profession of Journalism.(我信任新闻职业)
I believe that the public journal is a public trust; that all connected with it are, to the full measure of responsibility, trustees for the public...(我相信公共出版物就是一份公众的信任,它与全方位的责任和公众信任相连...)
I believe that clear thinking, clear statement, accuracy and fairness are fundamental to good journalism.(我相信清晰的思考、清楚的表达、准确及公平是好新闻的基准。)
……”
准则共八条,均以“I believe……”起始,这是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是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mas)于1914年撰写。如今整整一百年过去了,这个准则已被译为一百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新闻界的共同操守,它所蕴含的职业理念及信念直至今日依然被业界记者坚守和追寻着。秉承这样的职业信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了让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埃德加·斯诺,培养了多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任何一个新闻学院名垂青史。通过近一年的访学,上课、听讲座、参加研讨会,我深刻体会到这个准则已然注入到了新闻学院的教学理念中,体现于教师的职业规范和学生的新闻道德培养。
我选修过一门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跨文化新闻学》(Cross-Cultural Journalism),二百多人的大课。主讲教师Perry教授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第一次上课就立下“三规”:关手机、关电脑、准时到。如果有个别同学迟到,蹑手蹑脚地溜到后排时,Perry教授总是以他犀利的目光目送该同学一直到座位。“迟到”在新闻行业里是不齿的行为,没有新闻等着你。在授课过程中这样的职业培养更是点滴渗透,Perry教授通过新闻案例来展现在报道不同族裔、不同文化群体时所需要把握的准则,如何准确、如何平衡,如何避免刻板印象、种族歧视、文化偏见……在另外一门由有着近三十年新闻从业经验的教授担纲的课程《调查性新闻报道》中,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际的采访作业,学习寻找反映公众利益的话题,探寻呈现事实真相的线索,获取确凿无疑的证据。在这些课程中,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点滴的启示和引导慢慢地浸润着这些未来的记者。
无处不在的新闻体验
穿过镶嵌着铜牌的第八街,往南走几步就来到密苏里大学的北门,新闻学院就坐落于此。新闻学院教学的办公楼并不宏伟,似乎逊色于国内许多新闻传播学院,但步入其中,却让人感觉到似乎置身于新闻媒体机构:三步一个报纸栏,五步一台电视屏,学生或背着摄像机匆匆走过,或端坐于电脑前忙于后期编辑、或随地而坐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亦是如此,如《媒介融合中的采写及编辑》、《财经新闻报道》等很多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实践,课堂是通过真实的采访和写作来体现,考核是以学生发表新闻的质量和数量来决定。这类课程的理念是“Classroom as Newsroom”,这也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特色所在,allows students to receive hands-on training in real news media(让学生在真实的新闻媒体中获得亲自动手的培训机会),这已被誉为“Missouri Method”。该学院拥有着隶属于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地方电视台KOMU,地方报纸Columbia Missourian、杂志Vox magazine、电台KBIA-FM及网站。广播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为电台供稿,播音主持专业的就去电视台上镜播报,学电子媒介的就为网站工作,这些媒体的实际工作人员就是在校学生,他们的表现和发稿量即为相关课程的成绩。新闻学院的部分教师也是身兼两职,一职为在课堂授课,另一职为在这些媒体机构承担组织和管理工作。真实的媒体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体验,这也是该学院引以为豪的最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除了通过专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经验外,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的方式还有邀请各种来自新闻媒体的专业人士参与课堂教学。在我选修的《国际新闻学》一课中,Randall Smith教授邀请过CNN的主编、Bloomberg的编辑、《华盛顿邮报》驻外记者……一学期的课程大概邀请了十几位知名记者与编辑,他们以个人经历向学生展示了真实的新闻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今年4月份新闻学院主办的“移动媒体研讨会”上,除了学界参与,更有美国诸多知名媒体精英的加盟。对研讨会的报道也是全方位覆盖,除了报纸和网站新闻之外,还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和校内电视直播。所以,在这里,你能真正体会到“Classroom as Newsroom”.
学生和校园精神
走出新闻学院就能看到广袤的草坪,这片大草坪和立于其中的六根巨柱及Jesse Hall是密苏里大学的地标。凡在此地就读过或访学的人似乎都有一张以巨柱和Jesse Hall为背景的照片,如同到了华盛顿要与白宫合影,到了纽约要找自由女神合影,到了旧金山要找金门大桥一样。今年是密苏里大学建校175周年,校庆期间六根巨柱间悬挂着巨幅旗帜,上面分别写着“Respect”“Responsibility”“Discovery”“Excellence”(尊重、责任、探索、卓越),标语清晰务实。
这种学校精神和理念在课堂中也能体现出来。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积极活跃,无论是心存疑问还是想阐明观点,都可以随时发言,无论什么角度什么想法,老师也都首先予以鼓励和赞扬,如“That's a good/interesting question!”.在我旁听的一门“媒介融合”课堂上,学生非常积极,争相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抛出问题,当然有时候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听只是一部分,比听更重要的是思考。其次,学生很注重团队合作。我所选的课程最后都要求有final project,而且都要求是team work.这样的要求也使得学生非常注重团队合作,这除了是专业要求外,也是美国学生的一种素质体现。跟美国朋友聊天时他们告诉我,美国孩子从小培养的是“3S”---Society、Sports、Study,依次为:社会能力、体育、学习。也就是相对排在第三位的学习来说,社会交往能力是处于第一位,其次要有运动能力、好的体魄,最后才是学习。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是很重要的,与人合作、与人交往是每个人进入社会的基本能力。新闻学院很多课程的作业都是需要小组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互助能力。美国学生Kaitlyn和Daniel就是我的同组成员,在选修的《国际新闻学》一课中,我们需要完成对某些国家和地区新闻业的介绍和展示,这算是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虽然访问学者不需考试修学分,但为了能更好地参与和体会他们的教学方法,我还是跟着学生一起做作业、参与项目。当时为了完成这个presentation,我们三人几乎需要天天碰面,收集资料、做PPT、合成演示……三人发挥各自优长,经过多次修改演练,在课堂展示中我们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除了团队合作精神,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的刻苦和认真。就我所在新闻学院来看,课堂上、自习室里、编辑机房里,总有学生忙碌的身影。更别说在校园草坪上,教学楼地板上,到处都是看书的学生,似乎这里的学生更加珍惜大学时光。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学生需要应对各种考试修得学分获得专业技能之外,还与经济负担有关,我看过一个资料说当今美国有2/3的大学生都是自己贷款读完大学,工作后需要分期还清,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得到家长的资助。这来自经济上的责任和负担也迫使学生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认识一位密苏里大学的学生,读到大二时因为凑不到足够学费又不想贷款,不得不休学一年,来到超市打工做收银员,一年以后凑够了学费又继续回校读书。在大部分美国家长和学生看来,18岁之后就需要独立,不仅仅是生活独立更是经济的独立,所以上大学自己负担是天经地义的。而相对自己承担学费的学生而言,能获得家长资助就是意外的惊喜了,同学Kaitlyn就跟我说,她很幸运,因为她读书的费用是父母资助的,她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当然也会更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些忙忙碌碌的学习身影中,还有两个人对我印象极深。一位是经常在新闻学院图书馆里读书查资料的老人,大约六十多岁,我去的时候总能看到他在专注地学习,在一群青春的面孔中显得有些特别。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在新闻学院的在读博士,退休后想再回到校园读书,于是便有了这动人的一幕。还有一位盲人女孩,我也几乎每天见她,她住在我公寓楼后面的一排二层小楼上,每天清晨梳着马尾辫的她一手牵着导盲犬,一手拿着手杖,背着双背肩书包去上学。没有人陪,没有特殊照顾,每天坚强、坚定地去上学。我从她身边走过的心情,由最初的怜悯变成了敬佩到最后的习以为常。有几次我们擦肩而过,我都想给她拍张照片,但在她看不见的世界里我的举动是否会让她感到不安?于是,我最终没留下她的照片。这一年,虽然她从来不知道我的模样,但她的模样我终生难忘。这两个人物听起来像电影中的角色,这么巧合,这么特殊,但他们真实存在,存在于我访学的这一年这所大学。
是时候说再见了,这一年留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除了学习体验,就生活而言,宁静而美好,是我对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印象。在被留学生们戏称为“哥村”的小镇里,天蓝水清,民风淳朴。虽然买菜去沃尔玛来回步行需要半天,虽然公交车很罕见而且不准点,虽然没有烧饼油条各式马路边的早点,虽然没有车就存在着生活的各种不便,但我还是喜欢行走在这个以大学为依托的小镇: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拥堵,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个小镇里,或读书、或散步,都让人心静如水。而能拥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要感恩于双方学院,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无论是派出方,还是接收方,都为我们的访学做了最周到的安排;无论是归去,还是来兮,这一年都让我心存感激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