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殷焕先先生(1913~1994)字孟非,笔名齐中、徐兹。从1946年应聘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副教授开始,直到离世,历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学术委员、顾问,山东省语言学会理事长,山东省方言研究会理事长,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长,是《文史哲》创始人之一,兼任《中国语文》、《文史哲》、《语言研究》、《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委,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唯一一位外聘兼职研究员,华中理工大学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山东省方言普查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方言志主编,《经籍纂音》执行主编,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命写入了山大的历史华章,参与创造了“文史见长”的学术辉煌。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师道与学统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回忆名垂学史的前辈学者,追思重道敬业的大师风范,对于认识和传承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文史见长”的师道和学统,具有特别的意义。
博古通今
先生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学课业,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功底是“童子功”。1936年以国文和数学双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原中央大学中文系,受教于马宗霍、胡小石、缪风林、赵少咸等著名国学大师。毕业后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生,师从罗常培、唐兰、袁家骅专攻语言学。后因罗常培先生出国访学,转由王力先生代理指导。这四位正副导师都是创立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大师级学者。而时任正副所长的傅斯年、郑天挺在语言学方面造诣极深。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特别推崇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倡“采用最近代的工具手段”,强调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现代化,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基础。这种鸿儒汇聚、名师执教的学术环境是人才的摇篮。他们守定语言而认知广涉人文社科,博览群书、视野远超经史子集。
先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士”,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座右铭乃至生活方式。随时读书、随手做笔记已成为一种习惯。1981年春我读研究生时,先生已近古稀之年,每天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家里床上、桌边、马札边、地上到处都是书,许多书页夹着不同颜色的纸条。
有一次到先生家,先生正看《南史》,放下书说,别人看书看里面的趣味,我们看书要从书中发现语言问题。然后从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谈到汉魏六朝的佛经翻译、音韵学的创立、以及由分裂到统一的语言接触、方言分化与融合等,如果把“二史”(南史、北史)和“八书”(《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对比阅读,很容易发现诸如“索虏”、“岛夷”之类称谓及典章制度、名物用语方面的差异,都是语言研究中古汉语难得的材料。
我理解所谓“开卷有益”一定先要“有心”。只有像先生常说的“念兹在兹、在兹念兹”那样,在“有心”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才能逐步化成“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先生上课时喜欢旁征博引,时常转换话题,从《切韵》的异读字到扬雄《方言》、再到太炎先生的《新方言》,有时引《颜氏家训》或《太平广记》的故事证南北音异,有时引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又谈他的金石考古、方志舆地及《天下郡国利病书》,赞其兼有经国济世的方略和出将入相的胆识。一开始,常常跟不上先生的思路。只要认真听,不管绕出多远,都能回到原来的话题。后来发现,这正是《十三经注疏》的方法。一个知识点,有注有疏,广征博引,引申发散、收放自如。每次听课所得到的不只是观点和结论,而是国学大师们治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的立体化呈现,学界掌故、逸闻趣事,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感悟到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和可亲可敬的人文情怀。
创新致用
先生常说,语言研究要注重“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方言调查、考古发现、古籍整理等都能发现新材料,统计、定量定性分析、田野调查、问卷分析等都是新方法,跟踪现代语言学最新发展、借鉴相关学科的新理论进行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等都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语言文字的应用实践,核心是大众化和实用化。先生不是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而论道、钻故纸堆,而是以教学科研的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学术创新、学以致用的理念。
先生古文字学功底深厚、书法艺术独成一家,但是,先生深知繁难的汉字不利于普及教育,因此积极参与简化汉字、汉语拼音方案、方言调查和推广普通话的研究与实践,《汉字三论》提出“简、明、快”的汉字演变规律和“千字观”教学原则成为小学识字教学、提前读写实验的理论指导。先生所提倡的“楷草二体制”,不但利于建立汉字书写规范,而且利于汉字识别等中文信息处理智能化。
历史音韵学被公认为“绝学”,“反切”记音材料由于汉字的古今音变难以正确拼读,这成为学习和研究音韵学的“瓶颈”。先生的《反切释要》运用现代语音学理论和方法,归纳“反切”“拼读”记音的原理和规则,被学术界誉为“变绝学为通学”的经典。这不仅需要大海捞针般博览群书、审思钩沉,更需要创新致用的良苦用心和筚路蓝缕的坚韧毅力。
传统训诂学的“形训、音训、义训”等,都是建立在“形音义”统一体的汉字本位基础上,在现代语言学“词本位”理论面前遭遇了突破与创新的挑战,“连绵词”或“连绵字”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先生以其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运用现代语言学、音位学、词汇学理论,对此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先后发表了《骈词通释》、《联绵字的性质、分类及上下两字的分合》、《逍遥释义》、《联绵字的书写》、《联绵字和古音》以及《连绵字简论》等系列文章,得到学界高度评价。认为“殷先生用大量材料证明了联绵字并非不容分割……承认这些事实,就意味着现行有关联绵字的一整套理论和研究框架的解体和重建。”(李国正《联绵字研究述评》1987年《语文导报》第4期)
重道敬业
先生从1957年开始遭遇了20年不公正对待,从三级教授打成右派,从精神到物质都沦为“专政对象”,饱受歧视和冷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生得以平反,重上讲台,恢复招研究生。先生把20年积聚的活力迸发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从设计制定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到筹建山东省语言学会、参与筹建全国高校文字改革研究会、主持召开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讲学、答辩,等等,活跃在国内各类专业学术会议的讲台上。
每当谈起当年不公正对待的遭遇,先生总是说,当时让大家提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谁也没有想到会是那个结果,影响了那么多年,连子女家庭都受牵连。如果事先知道,那些人(把他打成右派的同事),一定不会那么做。因为有的人自己后来也被打成了“右派”。先生对那段历史遭遇,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一心以“学术为重”,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境界。
当时正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起步初期,信息工程界急需语言学者的参加与合作。先生十分关注“汉字四定”、汉字编码等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的进展。每当有学术会议的征文都及时转达,鼓励大家积极撰写参会论文。
1984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汉字字根标准化学术会议”的论文就是殷先生安排和指导的。正是那次会议,遇到了北京二炮的许钦文高工。亲密接触了汉字编码、信息工程界诸多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汉字编码从字处理向词语处理发展所面临的“词库”瓶颈,在先生指导下,与葛本仪教授一起组织实施《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的研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从汉字编码、词库、古文字型库、流通频度词典、古今汉语语料库、知识挖掘等,多项成果先后获得省社联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形成了山大特色的中文信息处理基础应用研究。
先生退休后,现代汉语教研室只有葛本仪、钱曾怡两位教授。1993年我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规定,有三个教授就可以申报博士点。我作为主要负责经办人,在博士点报点过程中,无论是教育部学位办、还是国家语委,无论是社科院语言所、还是北大人大民族所,所到之处,凡是熟悉殷先生的人,都对先生的道德文章表示高度赞誉和尊崇,几乎异口同声认为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语言学早就应该成为博士点,殷先生早就应该是博士导师。那次申报,葛本仪和钱曾怡两位教授同时被批准为博士导师,这在新点申报中几乎绝无仅有。这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先生在学界的崇高威望和影响力。
因为有了古典文学、美学和现代汉语三个博士点,中文系有资格申报国家一级学科,从此,所有的二级学科都可以招博士,踏踏实实走上一个新台阶,为所有后人的学术晋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当想起这些都对先生感铭难忘。
先生常说“尊师重道”。就是以敬畏之心对待师道、珍惜之心对待学道、至善之情对待人道。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不仅是师门弟子成长发展的指路灯和保护神,更是我国语言学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无比珍视先生们为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创建的优秀学统,并以敬业奉献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教书育人
先生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学术和学生的身上。
我们入学时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备课、讲课、辅导,仍然一丝不苟。即使病中仍然坚持到教研室。那时候教研室很简陋,只有一条硬木长椅和几把凳子。有时候先生累了就躺在长椅上继续讲课、指导论文写作。
先生是有名的“老好人”。到先生家登门拜访的有农村小学教师、工厂工人、在读大学生、访问学者、外校教师……考学、进修、评职称、评奖甚至找工作等,凡是需要先生写推荐信、写序、写评语的,特别是身处弱势的人,几乎有求必应。
先生对学生的关心,除了学业之外,连家庭、婚恋、工作都记挂和操心。先生与我们谈话的时间超过自己的孩子。与先生的孩子们相比,我们都发展得很好。就是因为先生几乎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教书育人的事业,奉献给学术和学生。每当想起这些,常感动不已,无以为报。
读研期间我们到外地访学前,先生开列出所在地院校多位知名学者的名单和联系方式,还亲笔写信致意委托,字迹工整、言辞恳切,令人感动。我们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悉心的指导,许多学者待我们就像殷先生待我们一样,无微不至。让我们切身感受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和“师之所存、道之所存”温馨和“吾道不孤”的自豪。
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在毕业留校后的漫长执教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解不开的问题,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萦绕着先生的教诲、眼前浮现那刚毅清癯的面容,提醒我牢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称号,让我感悟师道、承传学统,敬畏使命、珍惜职守。
意犹未尽,谨赋四句以明志并献于先生:
尊师重道生之本,承传学统业之根。
一片丹心续青史,百年辉煌铸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