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崔莹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如何做一名新闻记者以及如何写作博士论文的讲座。崔莹的故事很励志,她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上学期间还远赴西藏、新疆考察。毕业后,在济南一家报纸工作了一段不长的时间,即闯荡北京,做了北漂一族,曾在几家杂志作记者。她拼命写作,三年就攒够了去英国自费留学的费用。2004年赴英国留学,生活费都是靠打工---卖面包挣的。2005年11月从龙比亚大学毕业,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深圳特区报》、《新闻人物》杂志、《世界新闻报》驻英特约记者。
崔莹向大家讲述了她出版三本关于职业新闻人书籍的经历。她说她写书不是为了钱。比如,在中国出版《做最职业的记者》时的人民币稿费,可能还不够她采访期间7次去伦敦的英镑路费,她住在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在她写书的期间(2008年奥运会后-2009年2月),1英镑约等于15元人民币。有时在伦敦还需要住宿,她住的是免费的朋友家,或者很多上下铺在一间屋的青年旅社。写书期间,她已经毕业。他的学天文专业的英国博士丈夫没有给她太多压力,她周末在面包店打工,平时采访写这本书。她写第一本书时,她的英国老师不信她能做到。她拿出了第一本对话主编的书时,老师很震惊。第二本书对话英国电视制片人,2009年出版了第三本,一年一本的速度。她说:“写书的过程比大学读研更有收获,这些媒体人在一线,比老师知道的多。”崔莹告诉大家,“追求新闻理想的心还有的,我想激起大家的梦想。”
随后,崔莹向大家讲授了她做博士论文时的感受以及一些经验体会。她说,首先要对博士论文的创作做一个完整的规划。现在大家有的是博士一年级,有的是博士二年级,大家阅读书籍以及现阶段做博士论文的侧重点应该不同。对于博士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应该在确定选题方向的基础上广泛的阅读书籍,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人类学、文学方面的理论都应该阅读,有些书可能与你的选题距离比较远,可以快速浏览,而有些书与选题关系比较密切,就应该细读,并且做好笔记。她说她在做博士论文时阅读了大量的其他专业的书籍,有的阅读的太快,没有做好记录,后来竟也忘记了书的名字,以至于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全部引用进去,这应该算是一个教训。重点的书籍则应该细读,并且做摘要,她在博一的时候每周都会对一本书做一个“abstract”,这为以后做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做好了基础。到了博二已经做好了开题报告,应该围绕着博士论文深读书,并且做一些具有开创性的探索。
崔莹博士论文做的是有关于“中国晚报中农民工形象”的选题,对于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崔莹告诉大家,除了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之外,还要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选择。她曾经在济南做过记者,有许多这一行业的好朋友,如果想要找以前的报纸,报社的好友都可以给她提供从创刊到现在所有报纸的原件,这就是资源方面的优势。另外要避开自己的劣势,由于她对统计学并不熟悉,所以在进行农民工形象的分析时,她并没有选择纯粹的定量的分析方法,而是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及话语分析的工具来探索农民工形象的改变。另外她也提到了中外做论文选题时的一个不同,国外的选题更侧重于对已发生事实的总结,而国内更注重对热点话题的探讨。
接下来,她重点讲了大家关注的关于样本选择的问题。首先,为什么要选择济南。因为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城市,有640多万人口,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达到20万,济南的报纸对这一庞大的群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济南的晚报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并且论文作者有丰富的资源接触到一手的材料,也可以与进行过此类报道的记者进行深度访谈,从而得到独创性的材料。其次,为什么要选择四份报纸?她选择的样本包括《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生活日报》和《齐鲁晚报》,虽然四份报纸样本量会很大,但是四份报纸都去考察,这样论文的分析会比较严密和全面,而且这四份报纸的风格、商业化程度以及影响力不同,全面的选择会防止以偏概全。再次,针对大家关心的从创刊到现在二十年左右的四份报纸,样本的数量过于大的问题,崔莹说,她选择了三个时间段作为选择样本的节点。一是各份报纸创刊的时间,一是2004年,三是目前论文写作的时间,也就是2010年。为何选择2004年作为一个节点,崔莹特别强调,Froissart提出2002年到2003年,中国政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2004年这一思想体系已经对一些社会政策产生了影响,并且整个的政治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另外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客观性,样本的选择避开了节假日,主要包括是春节,4月和5月,9月和10月,因此主要集中在两个月份,6月和7月。这些样本选择的问题在论文写作中要讲清楚,并且在答辩时也是要特别准备的问题。
然后,针对研究方法的问题,她告诉大家,她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深读访谈、内容分析,话语分析,专题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她告诉大家,完全采用抽样调查并不科学和准确,需要深度访谈来做补充。在深度访谈中,将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深度访谈不会控制被访者,调查者的目的是展示或者总结概括被访者的经验,探索他们经历背后的意义。因此,她找到了这四份报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对于调查者的许多问题都能够给出真知灼见的回答。其实,这也是她的一大优势。因为她长期在第一线做记者工作,特别擅长采访提问,并且从中发现问题。
最后,她提到她的博士论文的创新点,是从这四份报纸的样本分析中发现在报纸中农民工形象的转变,并且她探索了这其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报纸中农民工的形象发生了转变,这是论文创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她说当时思索的过程中也有过退缩和畏难情绪,但是后来克服了,当真的找到自己的独创之处时,那种快乐之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201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