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安嫖娼算得上是近期最火的娱乐新闻。王全安是怎样被警方抓获的呢?是利用大数据,手机泄露了王全安的所有隐私。据北京警方通报的消息来看,王全安是通过手机获得招嫖信息,从而联系到失足女子吕某某的;警方进一步细致的工作还查明,王全安曾连续三次嫖娼,警方对王全安的行踪了如指掌。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垄断性的,不可恢复的,也是不可阻挡的。新媒体不光包括互联网,还包括手机媒体。舜网的创办人说,年轻人是通过手机上网。相关数据表明,上网人群中有超过60%的人是通过手机上网,而不是通过电脑。我过去一个同事,跳槽到了九阳豆浆做宣传总监,去年又跳槽到海尔,做交互总监。海尔在北京成立了60人的团队,全称叫全球智慧中心,专门研究新媒体。张瑞敏把海尔的所有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媒体和各种APP,通过网络线上线下的活动去销售。同事说了一句让我很吃惊的话:“网络都是传统媒体的。” 我们还没有把网络研究透,还没完全适应网络。微信对人的生活的影响不可阻挡,90后、80后,甚至是70后,看电视的已经很少,他们利用生活中的琐碎时间看微信。人们随时随地低头看微信,户外广告、路牌广告和公交站牌的广告,很快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消失殆尽。互联网和新媒体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传播环境。
2013年中期到2014年初,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大。今年年初,是中国新媒体融合的元年。习近平提出要打造主流媒体,主要包括三个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我们的执政党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在100个知名网站排名中,新华网排在25位,人民网排在26位,央视网排在27位,过去我们政府没有重视到新媒体,把发展的机会都留给了那些商业网站:百度、新浪、搜狐、雅虎。当有一天发现舆论已经不能控制的时候,传统的宣传阵地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言论在互联网上传播无法控制的时候,重新看到了新媒体的作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网路主流媒体。
我们的讲座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互联网思维,第二部分是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思考。
一.互联网思维
1.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西方著名哲学家说过:如果没有语言,天空不存在,大海不存在。语言具有命名性,正是因为命名性,我们才有了语言单元和思维方式。一个人语言的边界就是他世界的边界,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给予我们的新课题,特别是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要不断培养,不断训练,形成一套完整的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思维方式。
2.互联网
简言之,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串联成的巨大网络,它海量、无边、茫然、无助、无奈。过去我们认为电视很恐怖,我们不知道声音、图像、画面,在空中是怎么转换成我们看到的影像,现在看来最恐怖的是电脑,它带着某种思维方式,当我们浏览豆瓣图书、看电影时,网页上马上会弹出“也许你还会喜欢这些”的窗口,你浏览的时间、内容在电脑上都会有记录。现在的汽车商都在网上销售,只要你浏览到30万~50万的车,下次上网,其他价位的车都屏蔽了,直接向你推荐30万~50万的车型。你只要上网,只要用手机,你就是一个几乎透明的人。苹果手机关机都能测到你的定位,王立军从重庆到成都的路上,把原来的手机放在医院六楼的窗台上,化妆上了高速,新手机一直到了成都几十公里的地方才装上电池,电池只要拔掉,就不能进行定位。一天没有电脑容易失魂落魄,整个世界完全被新媒体改变。互联网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它能改变世界、改变时空、改变自身(即改变人类自身,又改变互联网本身);互联网功能在不断变化,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预测、不可思议,手机、互联网的变化层出不穷。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面临一个全面革新的时代。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互联网现象。互联网不断提出新问题:记忆与创新,创意与创造性思维,诗歌、绘 画、书法等古老的艺术形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如诗歌,直接挑战人的想象力。赵丽华的诗歌富有创意,她的名作《死在高速公路》:“有一天我会死在高速公路上,像一只鸟,那些穿黄色背心的清道工,会把我拾起来,抚摩我的羽毛,让我在他们手上再死一次”,想象力和哲理性并存。此外,互联网进入一种无性生殖时代,不断生成新事物,会使我们难以想象,如3D打印机。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旧事物将会不断消失:微博、微信不一定哪一天成为阶段性的事物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新事物。
3.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有大数据、互动性、自媒体等。互联网思维以人为中心,堪称“文艺复兴”,个体得到重视和突出,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成为大V。
4.互联网思维的5个关键词
(1)、便捷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这也是为什么PC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而手机即将取代PC——信息获取更便捷。
(2)、表达(参与)
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有参与到一件事情的创建过程中的愿望。让一个人付出比给予他更能让他有参与感。
(3)、免费
从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所以免费必然是互联网思维里面的一个。
(4)、数据思维
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5)、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精神物质方面,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
5.互联网世界需要警惕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警惕五个问题。
(1)、微信阅读与浏览阅读
我们从一个阅读时代进入一个浏览时代,微博和微信让我们进入一个“短信时代”,我们再也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的有思想的哲学、文学作品,微信阅读实质上是一种娱乐化的阅读。阅读《读者》,我们可以用“三小”概括:小故事、小哲理、小感动,长期阅读《读者》,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微信其实也如此,微信上的大部分内容是心灵鸡汤、个人感受、炫耀式的图片、微营销,真正对你的情感、知识、文化没有实质性的启发。
(2)、内容碎片化与浅阅读
(3)、生活节奏与生命诉求
以前,全家人围绕炉火沟通;后来电视占据了我们与家人沟通的时间;现在,微信电脑占据了我们所有琐碎的时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再玩手机(机场、等红灯),没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4)、工具化与被工具化
手机成为我们的工具,购物,订票,阅读,同时我们也被手机工具化,成为微信、微博、手机的依赖者。
(5)、及时进行规划和调整
针对互联网出现的不同问题,我们要不断调整学习、就业的选择。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思考
1.现状
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危机,而且危机蔓延速度很快,大批报纸要关闭。《齐鲁晚报》去年广告收入下降1亿,今年广告收入在1.2——1.5亿之间。同时,传统媒体人充满对职业的恐慌,记者地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很多媒体在做网站,电子版,传统媒体的人员可以转型,学做互联网。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洗牌,是推倒重来。美国的纽约时报经营不善,连报社大楼都抵押出去。很多传统的媒体人,现在也基本不看报纸,转向看新浪,腾讯。广告商纷纷倒戈,转向智联招聘等网站投放。济南耳鼻喉医院一年的广告投入是800万,其中750万投放到了百度等网络媒体,济南所有的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台等)来分50万。电台曾经有过衰落期,私家车的兴起促进了电台的回归,但报纸的衰落不能够拯救,没有任何的转机缓和。
2.融合与变化
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势在必行,但这种融合谈何容易,如何进行融合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知名的媒体作者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中曾写道,未来新闻消费者对新闻的需求将集中于八个主要功能:鉴定者、释义者、调查者、见证者、赋权者、聪明的聚合者、论坛组织者以及新闻榜样。
唯一的奇迹在网络上,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网络平台的腾飞。以腾讯为例,上半年的总收入为人民币381.46亿元(6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毛利为人民币227.72亿元(37.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毛利率由去年上半年的55%升至60%。经营盈利为人民币156.33亿元(25.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经营利润率由去年上半年的34%升至41%。小米手机:还有我们熟悉的小米手机。小米2014年上半年手机一共卖出2611万台,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约330亿,同比增长149%。
3.新媒体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如何学习和研究新媒体?
(1)、学好传统媒体理论知识与技术,练好基本功,跻身新媒体
(2)、高度关注新媒体的新发展
(3)、主动培养互联网思维方式,适应新事物新实践
(4)、倾向新媒体,新事物,新现象
(5)、提前预见新课题和新方向
(6)、更侧重新媒体的应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赵林云,笔名林之云,诗人,作家,文学博士,高级编辑,山东政法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新闻事业已20余年,参加济南时报创刊并任文化新闻部主任,曾任都市女报总编辑、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曾出版散文随笔集《红细胞》、诗集《夜晚之心》、《时间之心》,历史文化随笔《百脉泉史话》,曾获全国鲁藜诗歌奖、泰山文艺奖、泉城文艺奖等,另获得山东新闻奖多次。作品入选海南省小学教材,入选全国年度最佳作品选本,被《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及网络广泛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