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男,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任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曾于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逾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并为其第三卷的作者。曾赴日本、韩国、新旧坡、香港等地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
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情况
成果名称
出版社/刊物
CSSCI
时间/卷期
字数
位次
类别
陈炎自选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0万
独
专著
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110万
1
反理性思潮的反思
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出版社
21万
文明与文化
2006
20万
论文集
日神与酒神
山东友谊出版社
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
昆仑出版社
2003
“文明”与“文化“
学术月刊新华文摘
是
2002/22002/6
0.8万
A
“激进”与“保守” “左派”与“右派”
河北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4,52004,6
1.2万
走出“失范”与“失语”的中国美学和文论
文学评论
2004,2
0.6万
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
文史哲
2001/6
1万
尼采的“永恒轮回”:一种难以成立的形而上假说
北京大学学报
2002/2
〈易经〉:作为儒、道美学思想萌芽的卜筮观念
复旦大学学报
2004,6
B
和谐论美学体系的由来与得失
学术月刊美学年鉴
2002/92002
1.3万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
中国文化研究
2003/4
3万
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
孔子研究
东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天津社会科学
2003,3
《随园诗话》中的儒、道、屈、禅
理论学刊
2002/4
C
儒、释、道与李、杜、王
2001/4
儒、释、道背景下的初唐诗歌
齐鲁学刊
2001,6
儒、释、道对中唐诗歌的影响
求是学刊
2002,5
1.2
2
20世纪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
2003/6
李退溪思想中的内在矛盾
孔子学刊韩国“李退溪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62004,11
0.7万
21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美学
2004,22004,5
探索中国文化的富矿
东方丛刊
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文史哲高校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美学
2004,32004,42004,7
1.1万
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世界族谱大会论文集(韩国)思想战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32004,22004,3
1.4万
建立东方美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届东方国际美学大会报告书(日本)
2000年以来承担项目情况
名称
批准单位
立项起止时间
立项批号
结项编号
本人位次
中国与欧洲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审美领域中的表现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1.10.62004.10.1
018YJ14
XXXX
中国当代文化产业与审美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部社政司
2001.12.172004.12.31.
01JAZJD750.11-44007
“中国审美文化史”课程实验及软件开发
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办公室
2002.4.152004.12.31.
BLB010477
2000年以来成果获奖情况(成果名称、授奖单位、获奖名称及等级、获奖时间、本人位次)及产生社会影响的情况
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2002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文明”与“文化”,2003年第十八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于2003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泰山学者”称号。
目前正在进行的专题研究情况及近期(3—5年内)的科研计划
围绕目前承担的课题进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和中西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
上一条:王 平 简介 下一条:王汶成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