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19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杜桂萍做客新杏坛,于知新楼C501室作题为“元明清戏曲中的杜甫书写”的讲座。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教授李桂奎主持,李剑锋教授出席,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李桂奎简要介绍了杜桂萍教授在相关学术领域的贡献,并谈到杜教授与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的密切关系,杜教授亦回忆了硕士期间就读于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的经历,并从硕士论文谈起自己与戏曲研究的渊源。
杜桂萍以中西方古典戏曲发展的不同命运来讲述诗词文对古典戏曲的干预与塑造,引出今次讲座的主题,并鼓励同学们进行相关研究学习。她谈到唐代诗文创作对于元明清戏曲的影响最为深远,而杜甫又为其中一典型,在宗唐尊杜的时代风气影响下,曲江游春、金门献赋、浣花溪生活和同谷流寓等杜甫行迹在戏曲中屡屡出现,其中又以长安十年及川中五年两个时期、曲江游春及金门献赋两个事迹为最。
杜教授强调了长安时期曲江这一地点在杜甫情感抒发上的重要性,金院本《杜甫游春》、元杂剧《曲江池杜甫游春》、明王九思《杜子美沽酒游春》等本子皆以杜甫游于曲江之事衍发描绘;《杜少陵献三大礼赋》《诗中圣》等皆写“金门献赋”事,且均以杜甫“平白地步蟾宫”为结局,本应穷愁潦倒的杜甫在戏曲中实现了人生转变。
杜桂萍又谈到杜诗对戏曲文本的沁润,后世戏曲尤其爱对杜甫曲江之作进行演绎,不但进一步实现戏曲文本的诗化,还拓展艺术空间、构建戏曲脉络,形成多样化的诗歌延写范式。其《饮中八仙歌》更是常常在戏曲中出现,或直接演绎为戏曲故事,或以此为思路演绎撰写,后人更是强化了“仙”的形象,借以想象飘扬恣意的盛唐气象。
杜教授指出戏曲作家在创作时对理想化杜甫的建构及这份建构之下的自喻,情节的改写与创造在作者的妙笔下寄寓了诸多情感,杜甫个人形象亦在后世戏曲中屡屡“仙化”。同时,元明时期的戏曲作品在刻画杜甫形象时,更偏好将其塑造为一位饮酒吟诗的潇洒才子形象;而清代戏曲则为杜甫设置了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儒家诗人的特性。与同时代逐步将杜甫推上“诗圣”高位不同,戏曲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杜甫的人间情怀。
李桂奎评议杜教授讲座情感丰沛、逻辑清晰,元明清戏曲创作者“化身入戏”绘写杜甫其人其诗其事,夹杂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在历史记载之外别有意义与深味。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亦踊跃提问,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至此,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