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柏教授谈梵汉对照语法分析
10月12日,在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知新楼A714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刘祥柏教授给汉语言硕、博研究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空中无色’——梵汉对照语法分析”的精彩讲座。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张树铮教授和杨端志教授主持。
作为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校友,刘祥柏对在座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受到在座师生热烈欢迎。
首先,刘祥柏简要回顾了梵语汉语对照研究在我国语言学界的发展概况。刘祥柏介绍道,从语言学角度对梵汉语言进行对照研究起步较晚。从90年代初,朱庆之针对佛经汉译语言特点的“佛典词汇研究”,到目前以某一人的佛经翻译文本中之音系、词汇、语法梵汉对应为对象的研究,我国汉语言学已在梵汉对照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然而目前对梵、汉佛经这批宝藏的发掘利用还只是冰山一角。
之后,刘祥柏以玄奘翻译的《般若波若蜜多心经》里“空中无色”一句为例,重点讲解了梵汉对照语法分析的研究思路、对比方法以及学术价值。佛经汉语译文中的词汇、语法与梵文原文通常有严格的对应,经过比照这种对应,可以揭示汉译佛经语言的特点。此外,还有用汉字模拟、拼读梵文读音的音译佛经(例如《大悲咒》),这类佛经是对比研究古代梵、汉音韵系统的重要材料。这种严密对应的特点是梵汉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刘祥柏通过比较《心经》汉译的各个版本,发现“空中无色”的“空中”是梵语“位置格”表示“在某种条件下”意义的直译。他进而提出假设:梵语这种位置格表示条件的语法现象,可能通过佛经翻译对汉语语法产生影响。这种对比研究为探索汉语发展演变、探究佛经真意提供了新的途径。
刘祥柏还以音译《心经》为例,展示了当时汉、梵音系的对应情况,显示了梵汉对译对于研究汉语音韵的重要价值。藉此,刘祥柏对语言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号召有志学者将梵语研究和汉语音韵学结合起来。
最后,张树铮教授在讲座总结中指出,刘祥柏教授梵汉对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很有启示意义,为我们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讲座中,在座学生认真笔记,最后以热烈的掌声对刘祥柏教授和他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表示了感谢。
学者名帖:
刘祥柏,男,1968年生于安徽六安。1987年考入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中文系,1991年攻读现代汉语专业汉语方言学方向硕士学位,199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代汉语专业汉语方言学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后,在中国语文编辑部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音韵、方言语法。